談談精神科(十八)

—認識廣泛性焦慮症 (2)

目前精神醫學的觀點,廣泛性焦慮症是慢性病,目前並無有效「治癒」的方式。只不過跟高血壓、糖尿病這類慢性病的概念不同,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目標,雖然可以到「與常人無異」,但不是這樣就好了,終身都必須預防復發。

 

要談治療之前,也許得先知道廣泛性焦慮症,作為一種腦部疾病,目前我們對它的了解。簡單的說,大腦對於擔憂或恐懼的情緒,各有不同的腦迴路進行處理,當這些迴路因為某些因素過度活化,相對應的情緒即會隨之高漲。目前已知有效的治療,無論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是其他治療方式,目的皆在於將失調的迴路運作調整回來,這樣情緒的運作就會回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大眾對於治療常見的迷思,像是「藥物會控制人」或是「心理治療只是在聊天」,都是對於治療的作用不清楚造成的。治療的用藥,作用在於調節腦部的運作,從不正常的狀態回到正常,沒辦法控制甚至改變一個人原本的個性或特質。而心理治療,更是治療者需要利用各種技術,透過會談或其他互動方式,協助腦部的運作回到正常狀態,一般的聊天是做不到的。

 

但這些對於治療的錯誤觀念,也是其來有自。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來說,最常見的症狀控制用藥,就是所謂的鎮靜安眠藥物,去暫時緩解焦慮或失眠等症狀。這些急性期用藥,由於具有成癮性,且無法真正治療疾病,如果演變成慢性使用,產生耐受或戒斷等問題,很容易就會讓患者有被藥物控制的感受。而一般流行文化中,不管是小說、戲劇或是電影,對心理治療的詮釋,不太容易深入到專業程度,為了讓讀者或觀眾容易理解,常常過度簡化,甚至為了戲劇效果扭曲了心理治療的過程。所以大眾對於精神醫療的想像,很容易一開始就帶著錯誤的迷思,需要幫忙的人要踏進診間的大門,都得鼓起一番勇氣。

 

而如同上篇文章所說,廣泛性焦慮症算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惜的是,真的有接受適當治療的患者只佔少數。比方說如果使用藥物治療,光是維持一年以上的治療期不要減藥,對很多人來說就不容易。如果醫師沒有在一開始就說明清楚,只說開藥給你吃,吃就對了,患者很容易一開始有副作用就不吃藥了,或治療不到一個月就覺得藥物沒效,或治療到一半就覺得自己好了,或是開始挑藥吃,只吃有症狀控制作用,立即見效的鎮靜安眠藥物,真正治療的用藥就不吃了。而另外有不在少數的患者,對藥物的副作用十分敏感,找不到適當的用藥,但礙於種種因素,也許是時間,也許是價格,也許是對治療沒信心,沒辦法每週一次50分鐘的心理治療持續好幾個月的時間,或者只做幾次就覺得心理治療沒效。如果沒有在第一次診療,就讓患者了解其慢性病的本質,治療需要時間才能開始見效,而一開始的治療,需要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患者的,就很難讓患者持續接受治療,所以,衛教的重要性在於此。

 

雖然以上用廣泛性焦慮症當例子,但治療其他精神疾病的概念跟困境其實都很類似,希望能讓大家打破過往的迷思,讓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協助。

 

#生物精神醫學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