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十二)

淺談睡眠檢查

由於目前精神科客觀評估的工具多以測驗和量表為主,所做的檢驗檢查(例如抽血、腦波檢查等,以下以「檢查」通稱)大多是為了排除其他問題,而非協助診斷,有個三不五時就會在診間出現的問題其實是個大哉問。

 

「醫生,我需不需要做睡眠檢查?」

 

首先,要先釐清醫學上檢查的目的。最重要的檢查,當然是用於診斷疾病,這類檢查,往往都是必要的,不做就無法鑑別診斷。再來,有一些檢查是為了評估疾病的程度,根據檢查結果決定後續治療的調整。最後,有一些檢查是為了篩檢,早期發現疾病而能提早介入治療。

 

而以現階段我們對於腦部神經系統運作的了解,仍不足以確認各種精神疾病的詳細病理機制,因此大部分精神疾病無法藉由檢查直接進行診斷或評估,只有在某些特殊睡醒障礙症上,像是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症和睡眠中週期性肢體抽動等,可以利用現有的睡眠檢查診斷。

 

睡眠檢查的黃金標準,是在睡眠實驗室中進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 ,顧名思義就是進行多項生理監測,包括腦電圖、眼動圖、肌電圖、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睡眠狀態血氧濃度和睡覺姿勢等,綜合起來評估睡眠狀態。但「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需要個案前來醫院睡眠中心睡一個晚上,除了會降低接受檢查的動機外,過程中要在陌生環境下身體接上許多線路睡覺,容易造成「第一夜效應」,比平時睡眠品質更差,甚至無法入睡。於是在許多人努力之下,居家睡眠檢查的發展應此而生。

 

目前居家睡眠檢查主要利用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的概念,此概念在2005年提出,利用睡眠時的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和呼吸型態的資料加以分析。由於兩者間的協作經由自律神經系統所調控,會受睡眠的不同階段影響,因此可以反推出個案睡眠狀態。經由研究發現跟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的結果有對應關係,實際運用上可以透過連續的心電圖記錄或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hotoplethysmography)取得所需的分析資料,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有八九成的吻合度(各廠牌不同裝置結果不一)。隨著科技進步,檢查裝置也越來越微型化,減少個案在家自行使用的不便,進而降低檢查本身對睡眠的影響。

 

單以睡眠呼吸中止症來說,台灣目前健保資料庫的診斷率和人口推估的盛行率有不小落差,顯示了仍有不少個案未就醫或當成其他的失眠問題治療,存在該檢查而未檢查的族群。對於慢性失眠的個案,如果有打鼾、睡多久都覺得睡不飽和白天嗜睡等情形,就應該考慮進行睡眠檢查評估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其他失眠個案,睡眠檢查提供客觀的分析報告,可以補主觀回報之不足,但對於病情或治療是否有幫助,較難一概而論,還需先與醫師討論檢查目的後再做決定。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