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二十一)

吃藥沒效?什麼是「難治型憂鬱症」

憂鬱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應該是衛生教育上著墨最多的,最耳熟能詳的一個診斷。但對於憂鬱症是否為「一種」疾病,在醫學研究上卻有著疑問。很可能憂鬱症是有著各種不同病理機轉的「一群」疾病,只是造成類似症狀表現而已。

 

而對傳統抗憂鬱劑治療反應不佳的憂鬱症,也就是「難治型憂鬱症」的存在,加強了這個論點。目前「難治型憂鬱症」仍無統一的定義,較為廣泛使用的,是指持續使用足夠劑量的抗憂鬱劑,進行四週以上的治療,經更換兩種以上藥物,但患者症狀改善不到一半。在2004年一項憂鬱症的大型藥物治療研究(STAR*D)報告,發現在第一階段的藥物治療,只有1/3左右的患者能達到症狀緩解的效果後,難治型憂鬱症就更加引起重視。陸續研究發現,難治型憂鬱症具有某種程度的遺傳關聯性,在一等親內的家屬有難治型憂鬱症的話,罹患難治型憂鬱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7到10倍,跟麩胺酸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基因表現有關。

 

因此在臨床上,「對傳統抗憂鬱劑治療的反應」,也許會是一種憂鬱症實用的分類方式。也的確有些研究正在進行,希望能早期辨識出「難治型憂鬱症」,而盡早給患者適當的治療。畢竟除了傳統的抗憂鬱劑藥物治療外,使用某些抗精神病藥物或情緒穩定劑輔助治療心理治療腦神經刺激治療(包含電痙攣治療和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和新型抗憂鬱藥物(速開朗 / Esketamine)等等,都是被驗證過對憂鬱症有效的治療方式,也對「難治型憂鬱症」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並非經過傳統抗憂鬱劑藥物治療後反應不佳,醫師就束手無策。與其說「難治」,不如說可能是兩類不同疾病,必須採取不同的治療手段才能對症下藥。

 

所以說常見的迷思「憂鬱症吃藥沒有效」是其來有自,更容易造成患者中斷就醫。當然在這一句話的背後,有著許多含義,不見得通通都是「難治型憂鬱症」。首先,要先確認診斷是否正確,正如之前的衛教文章提過,許多雙相情緒障礙症的患者,在躁症症狀尚未出現前,一開始容易被診斷成憂鬱症。再來,持續使用足夠劑量的抗憂鬱劑四週以上,才會有較明顯的治療效果,常常碰到患者只吃幾天藥,或是自行減少藥量,甚至覺得狀況不好才吃,那自然不會有預期的改善。最後,本來憂鬱症就是一種慢性疾病,沒有一次療程(至少9到12個月)就一勞永逸這回事,需要終身預防復發,只有藥物治療而不配合其他預防策略,就容易不斷復發,覺得吃藥沒效。

 

如何在診斷憂鬱症時,就進行適當的衛教,以增進患者持續回診的比例,並找出對不同患者適當的治療,這是精神醫學界需要持續努力的地方。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